颗料组成
尽管制作古建地砖的原料粒度越细,其表面积越大,水份渗透越好,原料的塑性也越好。但制砖原料绝不是越细越好。因为,全是太细的原料不利于制品的干燥和焙烧,不同粒度的原料在制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粒径小于0.08mm的粉料颗粒称为塑性颗粒,用于产生成型所需要的塑性。当然,这些细小的颗粒必须是粘土或具有类似粘土性能的页岩、陶土或其它材料。否则,古建地砖厂家粉磨得再细也是没有塑性的。粒径为0.08~1.5mm的物料颗粒成为填充型颗粒,其作用是控制古建地砖所发生的过度的收缩、裂纹及在塑性成型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强度。粒径为1.5~2.2mm的粗颗粒,在坯体中起到骨架作用,称为骨架颗粒,有利于干燥时排出坯体中的水分。合理的颗粒组成应该是塑性颗粒占33~55%;填充性颗粒占22~67%;骨架颗粒<25%;古建地砖厂家绝不允许有大于3.5mm的颗粒。因其不仅会降品的强度,还会因收缩不匀而产生干燥裂纹。
收缩率
古建地砖坯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颗粒自然靠拢,体积收缩,是所谓干燥收缩。其收缩的长度与坯体原来长度的百分比叫干燥线收缩率。对于干燥线收缩率较大的原料,古建地砖厂家更应缓慢干燥,否则,坯体将出现严重的干燥裂纹而成废坯。生产中,要求原料的线收缩率小于7%,否则,应对原料进行瘦化处理。烧制时,由于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及原料中某些物质的烧失,成品不仅会变轻,体积也略有收缩叫烧成收缩。其收缩的长度对于干燥后坯体长度的百分比叫烧成收缩率。
模具不合格
河北古建地砖厂家生产地砖时由于模具不合格会造成砖坯裂纹,轻者形成裂纹,到干燥或焙烧后才会显现,严重时直接影响成型。所以一定要选购合格的模具。我厂模具都是从厂家定购的,不但尺寸标准,裂纹也很少出现。
园林古建青砖瓦制作工艺大之包括选土、晾晒、烧制、出窑等步骤。古建地砖生产厂家在选土时,选择上乘的黄土,烧干后不易发生断裂,在制作砖泥时,将选好的黄土攒成堆,在中间挖空,倒入清水,几个小时以后开始和泥。晾晒前在平整场地时地面要覆盖上一层细白沙,以防制作好的土坯与地面粘连。待砖坯表面颜色变白后,便可把砖坯立起来晾晒,至七八成干后,即可上架保存,待烧。古建地砖煅烧基本上可分四个阶段:底火开始烧制时,把窑内潮气赶出,属于烘干阶段,要用小火;小火待烧过,窑内的潮气被赶走以后,要用大火烧。大火要超过看火眼,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火烧上去,此过程要持续至齐眼见亮为止;齐火是指用火把砖瓦及各种构件靠齐。常见的园林古建青砖瓦的颜色有所差异,这与烧制的工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确保我们的施工是环保合格的,所以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对大气污染,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地面及时撒水,减少扬尘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