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
砖雕以中国青砖为基本材料,是建筑装饰特由的一种雕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应用广泛。建筑外部的门楼门罩、门庭、券、女儿墙、墀、山花、气孔、烟囱、屋脊等都是装饰的重点。
砖雕是用烧制的方砖雕刻而成,每一块砖雕都要选择的方砖雕刻,一般多用密度高,结实,色正,青砖雕刻,雕刻中有纯手工雕刻,机器雕刻,两种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合成砖雕,合成砖雕是有水泥和陶粒等做原料,使用硅胶做模具制作而成,两种砖雕相比烧制青砖雕刻的更好,经久耐用。
在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三层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傅来完成,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