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砖时一般不用“大火”,初点窖用的是“小火”,行话称其为“热窖”。热窖后才转为“中火”,一般烧一窖砖的时间是三天三夜。通常在烧完后会用“柳罐”将池水汲上窖顶,泼于覆盖在砖块顶部的土层上,让水经过土层渗透过滤,将全窖中的砖块淋透为度。
中国古建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在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三层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傅来完成,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
中国砖雕因其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而具有斑斓的艺术生命和审美意蕴。同时,砖雕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