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以青灰色为,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成砖”上水后,打开“窖门”与“窖顶”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窖。成砖出窖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窖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我国早的砖产生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初露端倪,河北易县燕下都等遗址发现的模印花砖,已出现米字纹、绳纹、回纹等装饰纹样。依据建筑需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桃形、梯形、圆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等种类,匠人能在这有限的空间中随心所欲,变化多端。
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